在大陸上課時,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性學員分享了她的人生際遇。
在她年齡很小的時候,中國大陸內部正面臨巨大的動亂,也因為自己的出身背景特殊,全家成了被整肅的對象。
在她幼小的心靈中,家裡總潛伏著危機,好像隨時有人會被帶走,從此音訊全無,果不然,正當全家在睡夢中時,父親被悄然押走,在牢獄中一關就是十年。
十年,破碎的家庭依舊撐了過來,而十年的獄中生活讓父親不再英姿煥發,而是常常對著無盡的天空嘆息;全家賴以倚靠的樑柱就是母親,她就像中國傳統婦女一樣,在愈艱困的環境中愈能顯現其超強的韌性。
母親保住了這個家,辛苦的拉拔孩子長大,而孩子們也瞭解做母親的苦心,努力的做人做事,而今在社會上都有良好的成績。
看著孩子從孩童、青年到壯年,這幾十年的歲月風霜也讓學員的母親白髮蒼蒼,即使半生拼搏下來有了很好的社會地位,但仍逃不過病魔的襲擊,「腦瘤」讓這個好不容易團圓的家庭又再次蒙上了陰影,對老人家而言,開不開刀都是兩難的問題,若手術不成功,恐怕連基本生活能力都會喪失,反而成為全家的拖累。
這位學員一心想救母親,所以告訴醫生,即使手術有後遺症,她也會善盡女兒的責任,一輩子照顧母親。她的孝心讓母親在這大手術後竟然奇蹟般的康復了,連醫護人員都覺得不可思議。
前一陣子,這位高齡八十多歲的母親參加過去工作單位退休幹部的私人聚餐,一群八十多歲的老婦人相聚一堂,大家都很慶幸能夠再次聚首,一方面回憶過去共處的珍貴往事,也聊聊各自家庭生活的近況。
學員的母親是最令人羨慕的,因為即使大病一場,依然氣色紅潤,此外其他老太太都是隻身前往,學員的母親則是有女兒陪伴在側悉心服侍,並輕鬆歡愉的向這些長輩請安祝福!
當她說到這一段時,我已熱淚盈眶,母親輕輕拍拍女兒挽著的手,有著無比的幸福。我們都知道那是女兒百分之百的愛,但這位學員卻說,那一刻母親所感受到的是子女關注的愛,也是她一生最大的「成功」!學員拉高了聲調,我相信那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驕傲。
這時我已忍不住的讓眼淚決堤而出,全班學員幾乎全部淚流滿面,紛紛拿出紙巾拭淚,對於這一班大多數是三、四十歲的青壯年而言,今天是發人深省的一天。
這位學員的分享也讓我想起了八十六歲的父親,我覺得幸運的是父親的飲食輕淡並有固定運動的習慣,讓他目前還有自由行動的能力,雖然耳背又有些失智,但是每日仍勤讀南懷瑾的金剛經。
以往大部分時間,父親都是自己搭公車去醫院門診拿藥,我若有空也會陪父親前往,候診大廳幾乎都是老人,看著一個個佝僂的身軀,戴著印有候選人名字的帽子、不搭調的衣著、兩腿之間的手杖,耳邊還不時響起南腔北調,像似小時候住在眷村裡的大雜院,直到護士小姐扯開嗓門叫到自個兒號碼時,這些老人家才撐起身體,邁著發抖的步履走向診間,有些醫生如同家人一般,讓看病成了老先生、老太太的心靈寄託,因為在那兒,有被關心的感覺。
偶爾我陪父親走這一段路時,挽著父親的手臂,看得出父親心情很好,沿路告訴我哪兒有餐廳,哪兒是繳費的地方,哪兒是拿藥的所在,我彷彿進入了他的地盤,父親總是在燈號還沒有到時帶著我到醫生的診間站崗,一見到醫生,第一句話就是指著身後說:「這是我兒子!」有時候真的很難分辨到底是父親來看病,抑或是父親帶著我來給醫生看,父親那一天的精神會特別好,不時露出笑容和人打招呼,他一路上蒐集眾人羨慕的眼神,我相信那一刻父親是滿足而且心靈富有。
如果你今年四、五十歲,我相信這是人生中最睿智的黃金階段,也是飛黃騰達、最有實力的階段,每個人都有可能在這個時刻走上獲獎的舞台,拿到榮耀的桂冠,得到令人欽羨的收入,那是我們對成功者的仰望。
但有另一種成功,沒有主持人的旁白、沒有音樂的陪襯、沒有煙火乾冰的特效、更沒有現場觀眾的歡呼吶喊,那只是一種親情的陪伴,在父母的心中,不管你的社會地位有多高、多有權勢與財富,你永遠都只是讓他們一輩子擔憂的至愛,而他們的晚年可能也只是需要一些溫暖的陪伴,於是在工作之餘,亦能常常陪伴家人的人是更「完整」的,這完整代表的是生活中沒有缺憾。
有些事情不能等,有更多的事情比賺錢更重要,我們無時不在期待自己錦上添花,卻忽略了為最需要我們的父母雪中送炭。
這位女性學員的故事像是一堂震撼教育一樣,她提醒了我們親情也有成功學,職場的成功可能換來的是對親人的冷漠,而唯有能與家人分享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。
外籍傭人也許是家事的好幫手,她們可以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先生或老太太去公園曬太陽,但是那絕對比不上有你在身邊的溫暖,因為你可以帶給父母親內心真正的幸福與滿足,他們看著你即使不說話,在餘暉下都是最美、最美的畫面。去吧!不要留遺憾在人間。
Action is Power:
打個電話回家問候一下爸爸媽媽。
留意父母親的身體狀況,除了正常的醫療管道之外,也試著為他們準備一些適合的健康食品。
陪父母親聊一聊舊日往事,有助於他們頭腦靈活。
多一些耐心和他們相處,孝是容易的,順是困難的,所以要多站在父母親的角度來看事情。
我們對父母親的態度,是無形中給下一代最好的示範。
走路時挽著自己的爸爸媽媽,他們會覺得更安全。
我們不只追求工作上的成功,從今天起也要重視親情的成功。
即时讯息 :
Tuesday, February 5, 2008
人生必修课,亲情成功学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