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慣了舌的人,可以試試用耳朵
若想夫妻恩愛、親子和諧、朋友忠誠,或擁有美好的人際關係,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?許多人都會回答─ 溝通。
因為溝通能增進彼此瞭解,進而互相接納,良好的關係自然就建立起來。但對大多數人而言,溝通卻是件辛苦的差事,有些人本來就不愛說話,有些人則總是說錯話。
每個人都有一些溝通的習慣,有好習慣,也有壞習慣。我自己就有一個難改的習慣,特別是和孩子說話時─欲罷不能。有一次,老二練鋼琴練得心不在焉,我就對他訓起話來。沒想到,那次他倒氣定神閒,非常馴服。好奇之下,我犧牲「訓話」時間,轉問他:「你今天怎會這麼有耐心,乖乖聽媽媽講話?」老二回說:「噢!因為我知道妳又會說很久,我今天很累,妳說話時我剛好就可以休息,不必練琴。」然後很有禮貌地說:「媽媽,妳繼續說吧!」
習慣性對話
對許多人而言,說話已逐漸成為一種習慣,隨著每天例行的生活,反覆說著似乎必須要說的話。先生上班了,就說「別忘了帶便當!」孩子放學,就說「趕快做功課,明天有沒有考試?」至於對方有什麼反應已經不是很重要了。
日積月累,有些人一開口「三句話不離本行」;有人凡事「報喜不報憂」;有人愛「拐彎抹角」,從不直說心裡的想法;也有人一句話中少了三字經就覺得辭不達意。
在最親密的夫妻或親子關係中,即使是愛的表達,也因個人的習慣,常常不假思索,就用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。明明是心疼先生常常忘了帶便當,中飯就沒得吃,偏偏就說:「你是不是不愛吃我預備的便當,故意不帶,那我以後不做了,也省得我麻煩。」先生聽了會明白太太的心意嗎?
看著孩子回家一臉疲憊,本想摟摟他們,可是看他們一付不想搭理的樣子,自己也就作罷,順便丟句話,要他們看好時間,休息一下還是得做功課。試想,孩子聽了會感激父母的提醒嗎?
傾聽的習慣
經過無數「說了似乎也沒用」的錐心之痛後,發現「長篇大論」的愛心訓話實在有修改的必要。於是就向孩子虛心請教,什麼是他們能接納的提醒。
當我傾聽他們的想法,端詳他們臉部的表情,他們彷彿變了個人似地,同樣的話題──「怎樣練琴」,但從孩子的口中道來,不但實際,讓我知道該在什麼時候,用什麼態度去提醒或幫助他,而且也更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。
自己後來反省為什麼會對孩子如此地滔滔不絕,其實多半是自以為是。為了省時、省事,巴不得孩子按著自己的說法去做,速戰速決,問題不就一下都迎刃而解了嗎?
然而,溝通的習慣如果只是建立在自己的方便上,而不考慮對方的處境,這樣的溝通,不但徒勞無功,並且使人對這樣的溝通望而卻步。
一語成仇
除了人際之間以外,有時甚至一句話也可以造成兩國之間的嫌隙。1992年任日本首相的宮澤喜一,在美日汽車工業貿易談判期間,說了一句許多日本人常說的話──「美國人又懶又笨」,結果不但談判破裂,也引起美國朝野的忿怒與反彈。雖然宮澤喜一事後不斷解釋與道歉,但傷害卻已無可挽回。
美日關係因此跌到了自二次大戰以來的谷底(Times,2/4/92)。
「舌頭在百體裏是最小的,卻能說大話。看哪,最小的火,能點著最大的樹林。」
在自由社會中習慣於享受言論自由保護的人,常會忘記話語的威力,和出口的後果。我們常忽略了聽者的感受和想法。只顧抱怨發洩,對身邊聽我們說話的人而言,常是一種沉重的負擔,甚至造成對方心靈上的傷害。
一語千金
得體的說話習慣,不但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建立,還能為人生帶來祝福。
所羅門王說:「一句話說得合宜,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。」(箴25:11)
一句合宜的表達,千金難求。現代社會中,無論從政、從商、從文,深諳如何表達,以取得雙贏局面的人,是各行各業競相爭取的對象。
一語可以成仇,相對地,一語也可得福。希望有什麼結果,就必須先怎麼付出。
聖經中說:「人若愛生命,願享美福,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,嘴唇不說詭詐的話……」(彼前3:10)
良好的溝通習慣
1. 多說造就人的好話
用我們的話語去建造,而不是去拆毀。常用正面與積極的口吻與人交談。常說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。對長輩多說關懷的話;對配偶常說感恩與欣賞的話;對晚輩常說鼓勵與讚美的話;對朋友常傾聽。
做一個「她開口就發智慧,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」的人。(箴31:26)
2. 先聽再說
在說話之前,儘可能先讓對方也有機會表達,不妨先說:「我想先聽聽您的想法如何。」真正地尊重對方的想法,傾聽對方的心聲。
「要快快的聽,慢慢的說,慢慢的動怒。」(雅1:19)
3. 考慮話語的後果
任何的言語行為都會產生後果。
「入口的不能污穢人,出口的乃能污穢人。」(太15:11)
特別是驕傲、責怪、抱怨與閒言閒語的話,說錯話的後果往往難以彌補。
4. 勤練良好的表達習慣
若是可能,請朋友或家人隨時提醒自己。改變老習慣需要時間,建立一個新的習慣更需要練習。就先從學習說祝福與讚美的話開始罷,相信您的人生必定會有美好的改變。
转载自作者劉亦文的文章,谢谢!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